源制源味

来自春天的独特记忆

综合部 吴晨

春日确是适宜出游的好时节。吹过新开桃花的春风拂过每个人的脸,笑靥在阳光下盛开。拓展活动的第一项名叫“破冰之旅”,目的在于让我们打破相互陌生的坚冰,转变平日工作状态下的紧张情绪,发现彼此除去工作之外的另一面。而这,与万物复苏的春日是正契合的。

我被分到的小队是第六队。队员们凑到一起之后,很自然地围成了一个圆圈,因为这样可以把每个人看清楚、完整,也可以充分地向大家展示出自己。这种自然的行为中透露着一个信息,即每个人都已摆正了心态——敞开自己,认识新朋友。这种心态在团队刚组建时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一个团队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人心,让每个人都奔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也正因为这种开放、配合的态度,我们的小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确定了队长、队标、口号、造型等,过程非常顺畅,而且大家都是笑着完成的。

在自我介绍这个传统环节时,我们都很默契地没有报上自己的职位。在这个临时组建的团队里,只有队长和队员,只有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有队员的各司其职和团队的集体智慧。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对翻扑克牌一节印象深刻。这个游戏涉及到逻辑和概率的问题,是需要大脑胜过需要身体的一项活动。一个团队有20多人,如何避免七嘴八舌造成的时间浪费呢?我们分配了特定的几个人负责制定战略,根据每次扑克牌排列的阵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描述方式、换人方式。团队有了主心骨,运作的效率就得到极大的提升。

但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信息的传达会受到噪音的干扰,造成信息的减损,这使制定好了的战略没能被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充分理解,形成短时间内的混乱。应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做法是完成任务的节奏不变,但有几个队员自觉地把战略更加详细、全面地进行讲解。我认为,战略信息的彻底传达是团队运行中很重要的一环,不够清晰的信息可能会造成人员流失——听不懂,看不懂,所以事不关己,在旁围观;会造成执行人员的混乱——这种混乱是多方面的,是传染的,一个人的混乱加另一个人的混乱也许等于整体的混乱。因此,保证每个队员始终清楚团队的中心任务、中心战略,是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确保了这一点,才能使队员更有效率地各司其职,从而达到相互之间的有效配合,完成任务。

团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相互关照,遇事一起商量,相处过程非常友好。直到现在,我们小队的微信群里还在活跃着。团体活动中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感情,也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特殊回忆。我庆幸在这样美好春天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遇到这些可爱的队友,我珍藏着这份春天的温暖记忆。


勿忘初心 方得始终

花园录编辑部 容桂婷

在真正的进入社源以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真的可以依靠码字为生,做一名记者这几乎是一件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一件事情。在最初加入社源的时候我是非常兴奋的,可是在社源的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里,一直成长的都很慢,有时我甚至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游离在组织之外,群体之外。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的让我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真的正确,我是否真的适合这一份工作。我想做好这份工作,可我又不知道怎样才能真的做好。这个问题让陷入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境地,作为一个没有新闻写作功底的我,在团队里面到底应该有着什么样的担当,慢慢的开始不断地自我怀疑,自我否认。

在我惶惶终日不得答案的时候,公司组织了这场春季团建活动,我本来对这次团建不报有很大希望的,可是在这一次的为期两天的团建活动,确确实实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洗礼。当天的晚上,召开区域会议,听到区域经理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让我第一次开始有了我能做好这份工作的信念,“善于发现,较真负责”不仅仅是对我的一种认可,确切的来说,更像是一阵能吹散我眼前迷雾的一缕清风,在这一刻起,我可以开始正视自我。原来,有的时候,不是出自新闻专业,也能转化成为一种优势。当然了,我没有以自己的不专业为荣,相反,因为深知自己的不够专业,我会更加的努力,修炼基本功,努力的让自己变成一个由拙变拙。

两天的团建活动让我收获很大,让我再一次重新的认识了一次自己。过去的自己因为太过于求成,太过于想要藏拙,太过于害怕失败,总是不断地试图想要寻找方法,找捷径,将自己不会的东西隐藏起来,假装不存在。经过这一次教练带着大家分组做游戏,我的的确确明白了一点,如果你不做你是不会在大家的面前出错,可是你也会让队伍失去一次尝试的机会。这一次我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现在了哪里,其实失败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向别人请教也不会显得你绝对的无用,你真正需要的是沟通,学会在组织内部得到有效的沟通。还有一点尤为重要,在得到理论以后你需要的是去实践,你去试验去经历,你才知道什么时候出手才是最恰当的时机,你才能将理论变成自己的经验。

“源来是我”是这一次团建的主题,教练通过游戏的方式,让我们面对自我,学会合作,而我在这一次的团建活动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初心。最后一天的培训中,老师说的一段话特别打动我,“作为一个媒体人一定要有理想,要有方向感和使命感,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粒种子,才能成为一个倡导者,带领社会进行变化。媒体人不要忘了使命和责任,小媒体,大责任。”是的,作为一个媒体人,是有使命的是有责任的,这也正是我当初一定要加入社源最主要的原因。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社会变的越来越好,在社源我最喜欢的的一句话就是“贴近就是力量”,是的,在这一刻,我真正的明白了“源来是我”的真正涵义,非常感谢公司给了我这一次参加团建的机会,让我再一次的重新认识自己。这一次我将重新收拾好自己的心情重新出发,勿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这一次我要和社源一同成长。


2016社源春季团建感受 

花园录编辑部衡宝智

春风吹拂的四月,我们迎着第一缕阳光,聚集在金泰国际大厦前。

带着期盼的心情坐上专属巴士,一路向北而去。

晴朗的天气,更让人有朝气蓬勃的心情,即使路途拥堵,伙伴们间彼此间的欢歌笑语,充斥在每一个车厢内,把路况忘却一边。

抵达目的地,雁西湖畔,下榻的酒店在向我们招着手!

推开会议室的门,拓展老师早早在等着我们。

忘掉你的性别、职务,手搭着肩,拍拍背、捶捶腰,

同事间从未有过的亲密举动,微笑的瞬间也感受到彼此的关心,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竟可以如此简单!学会关爱、体贴,美好定格在那一刻!

团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团结协作?分配在不同部门的我们,限时时间内快速记住彼此,为了就是让我们更熟悉彼此。动手做队旗,一起出谋划策,抓紧每一秒了解身边初识的伙伴。给你一次机会,认识大家庭的更多成员。让你知道社源,有你,有我,还有他和她!

协同作战,6组共赛。翻纸牌、不倒森林、团体翻绳,每一个项目都体现着团队协作的力量。20几分钟的熟悉项目,合理分配人员,找寻项目技巧,短时间掌握项目动作要领。失败不气馁,反复进行,共同研究,攻破所谓的难点。

全身心的投入,队员们忘掉了周围的人与事,聚精会神的共奋进。激烈的比赛中,我们不赛名次,赛团队。第一次参与的团建,让我知道即使我们默契不足,初相识,也会因为共同的目标凝聚成一股力量。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团建的目的无非就是让你懂得,彼此间如何配合、协调,让我们的团体变得更加优秀。古波老师的讲座,带你深入了解社会是什么,社会工作如何有技巧的开展。拓展 授课,团队共娱乐,短暂的两天之旅,让我结识了社源更多的伙伴,以后的每一天虽不常见,但我们的联系从此不断,缘分的联谊就此开始。

“源来是我”—原来是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一滴水的灵光

活动部 王晶

3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作为社源来讲我不算是老人儿,但作为活动部来讲我是名副其实的老人。3年的时间,部门人员流动很大,每次都有一种不舍的情怀。还记得初到公司时,被派到德胜当记者,3个月的时间,一直穿梭在德胜的大街小巷,看着人来人往,体会到当一名记者的不易。很怀念当时的3个月,3个月的时间是我人生的一次转变,人生就像一次旅程,知道起点,不知道的前方却太多。 

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我最终选择了活动部,来到活动部后,给我带来唯一的感受就是“家”。活动部门就像是“猛虎突击队”,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每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个个干劲十足。在这里我们不分男女;在这里我们有苦同吃;在这里我们一起欢笑。这就是我们,我们的团队。

这次的拓展,是我来公司参加的第二次,相比第一次,这一次感触更加深刻。感觉公司上下各部门员工都很和睦,不管你属于哪个部门。只要在一起,就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只要在一起,就会有欢声笑语。准确的说,社源本就是一个大团体。

来到社源是我人生的起点,留一份清醒,留一滴水的思考,你会发现人生砺程中,更多的际遇、得失,就像马路上真实车中的一切。 

勇于面对,所有的成功和机会,将与你渐行渐近。如果,你逃避地转身,转瞬间,一切将与你渐行渐远。面对过,就再坚持下去,错过了,就请别再转身。


不喂心灵鸡汤 只为青春加油

白纸坊编辑部主编 杨瑞华

去雁西湖!

一路上昏昏沉沉,再次睁开眼睛,已经看到不同于市中心喧闹的舒朗。

下车后,马不停蹄的加入到拓展训练,起队名,画队旗,上台展示,每个环节都有年轻特有的乱哄哄的热闹。下午,在队伍中站在春天的风里。团队合作,在13张扑克牌中寻找合作的规律,学会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率的沟通;一同拼搏,套绳、传球、击球,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团队的配合,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也许就是团队的力量。

第二天,清晨醒来,能看到微微晨光。相比周六一天的紧张,起身后用冷水洗脸,全天都有了一丝冷静从容的意味。沿着势微的花径走到雁西湖边,有水有天,没有雁,却看到有清洁师傅在簌簌的扫着梅树下的落花,整颗心都慢慢沉下去静下来……

在培训会上,听大家的自我介绍,知道,原来有这么伙伴和我做着同样的事,做着同样的梦想。

后来,听到古波老师的讲座,讲解有理有据有例子,其中包含的智慧让人歆羡。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加班加点的工作,有时注重流程的梳理和工具的磨砺,对提升工作效率有着更好的助力。此外,在古波老师的眼中,社源每个人的工作都成了社会洪流中的一片水花,参与社会治理,用把个人的力量投注到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这样的青春和岁月,每一丝都能闪光。

在这样春阳明媚的时光中,为青春加油。很高兴。









Copyright © 2018  社源(北京)文化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4507号